小雪今天,你知道到处都有什么习俗吗
小雪节气
一来来说,小雪是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,就是“小雪”气节。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人都知道,“立冬”过后便是“小雪”,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,它的到来,也标志这冬天真正的来临。此时,中国大部分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、气温下降地很快,并且开始下雪。不过,这个时候的雪量一般比较小,并且是夜冻昼化,地面上通常没有积雪。所谓‘小雪’就是指‘雪小’”。
小雪节气有什么含义?
“小雪”的具体含义其实有两层:首先,“小雪”是用来表明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的;其次,“小雪”同雨水、谷雨等节气一样,都有一个功能,都是直接反映降水(没错,下雪和下雨都是降水的一种,都属于垂直降水)的节气。
小雪时节有什么习俗呢?
1、北方地区
在中国北方,“小雪”时节一般都要吃涮羊肉,因为羊肉属于温补食品。当然,牛肉、鸡肉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同时,为了御冬,北方的居民也开始贮藏蔬菜、晒鱼干了。
2、南方地区
在中国南方,则流行腌腊(鸡鸭鱼肉)肉、做香肠。这主要跟南方所处的地域有关,因为此时南方气温急剧下降,天气变得干燥,正是加工腊肉、做香肠、晒的好时候,一些农家就是利用加工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,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。某些南方地区还有吃糍粑的习俗。
小雪时节怎么进行养生?
1、宜温补
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,例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等;宜吃的益肾食品,如腰果、芡实、山药、栗子、白果、核桃等。老人和身体虚弱、易发冷的人,可适当喝点白酒、黄酒,促进血液循环。
2、每晚泡脚
我国民间有“冬天泡脚,丹田温灼”的说法。有研究表明,在更年期女性,冬季每天用热水泡脚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足部的肌张力,从而使得放松全身,缓解腰疼、骨疼,促进睡眠,非常养生。